李小林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主编
张汪洋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副主编
创新完善公共招标采购交易体制机制,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维护市场经营主体权益和责任,既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建立完善招标采购专业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全面提升招标采购专业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已成为招标采购职业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2025版)(以下简称《招标采购专业实务》)作为“招标采购专业实务”科目的辅导教材,由行业理论和实务专家团队协力编撰,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版)》对招标采购职业定位和专业能力要求,以及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制定的招标采购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测试评价大纲,以原辅导教材《招标采购专业实务》(2015版)为基础,结合招标采购最新法律政策、市场供求结构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变化,全面系统修编而成。本书传承和创新兼收并蓄,理论知识贯通实践操作,法律政策融合数字技术,通过理论解析规则、案例示范操作,精益辅导学以致用,适合广大招标采购初中级人员系统学习和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与实践水平,并助力通过招标采购专业人员能力评价测试,也可供招标采购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研究参考。
一、专业知识体系结构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融合了法律政策、技术标准和经济管理知识理论和实务经验,系统架构并阐述了招标采购专业知识理论和实务能力体系。本书从实践操作能力出发,通过解析和应用招标采购法律政策基本规则、招标采购交易技术标准、示范文本和案例,阐述招标采购需求管理要求、策划编制招标采购方案与招标采购文件,组织发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公示、签约和履行合同等全过程实务操作和管理要点。同时,深度介绍了电子招标投标全流程交易和非招标方式采购交易的基本规则、电子交易平台系统架构以及电子招标采购交易特点和程序要求,并介绍了政府采购和外资项目招标采购的基本要求。
本书共12章。第1章为招标采购基本概况,介绍了招标采购项目分类和适用范围、法律制度、基本原则、电子招标采购交易网络平台与交易工具系统、招标采购制度发展趋势等。
第2章至第7章为招标采购的主要操作流程。其中,第2章介绍了招标采购的策划准备,包括需求管理、制定采购规划和采购方案;第3章主要介绍资格审查方式、组织程序以及投标人(供应商或承包人)资格、能力、信用要素条件设置和评审等;第4章定义了招标投标的核心要素概念和共性应用规则;第5章和第6章分别阐述了规范编制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要点以及规范招标和投标程序的基本要求;第7章介绍了开标、评标、中标、签约以及重新招标的程序要求,阐述了评标委员会评标与招标人定标决策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关系,以及改革完善评标与定标机制的发展趋势。此外,电子招标采购全流程交易程序特点、规则和注意问题以及数智化发展趋势,在相关章节也作了贯穿性介绍。
第8章至第11章覆盖了招标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其中,第8章介绍了四类非招标方式采购以及集中采购组织形式;第9章基于多个层次和角色评估企业和项目招标采购绩效;第10章介绍了政府采购的概念特点和适应范围、采购方式和组织形式、采购程序、绩效评价和管理要求;第11章为外资项目招标采购概况,介绍了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招标采购基本规则;第12章阐述了招标采购的争议与救济机制,包括异议、质疑、投诉以及其他救济方式,为招标采购解决实践争议提供了法律救济途径和方式。
二、职业基本价值目标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坚持围绕公平竞争与价值采购的双重价值理念,深度融入招标采购专业知识能力体系。同时,坚持维护市场经营主体依法公平竞争基本原则,提升招标采购项目专业质量和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益效率,实现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目标。
一是通过系统阐述招标采购概念内涵与外延、基本原则、价值目标、法律制度框架和基本规则,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公共招标采购活动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竞争基本原则以及供需匹配、科学评标、精准择优的基本价值理念。
二是通过系统阐述电子招标采购交易网络概念、系统架构、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体系深入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通过公共招标采购交易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专业化、集约化、柔性化、协同化和规范化价值目标。
三是系统介绍了国家标准《电子采购交易规范 非招标方式》(GB/T 43711-2024),填补了非招标方式采购交易知识和规则空白,实现了招标方式与非招标方式采购的有效衔接,为项目科学规范选择合适匹配的采购方式提供了依据。
四是围绕招标采购需求管理、采购规划、采购方案、实施采购交易和签约履行等全过程以及建立科学绩效评估、自律决策和外部监督机制,提出每一个程序环节应当精确把握的要点,以保证招标采购交易活动公平规范和精准高效,实现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达到采购成本效益和项目全链条价值目标的最佳平衡匹配。
五是清晰界定专家评标与招标人定标内涵以及职责定位关系。明确招标采购履职主体定标决策,应当复核验证招标项目实际需求应用场景条件和价值要求;公开验证评标报告推荐中标候选人的真实履约资格、能力和信用状态;采用科学论证分析和综合比较评估方法以及规范的定标决策方式,选择能够实现项目技术功能性能效能、质量、进度以及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等价值目标匹配,且可信履约和可控风险的中标人。
六是加快建立网络数字化分类分层立体协同监督机制。按照“放得活”和“管得住”的原则,阐述改革完善行政监督体制,创新转变监督方式,建立全链条全过程网络数字化立体监督和永久追溯体系;提出既要依法确立和公正维护招标采购各方主体职责权益,满足交易项目专业化、个性化和高质量、高效益的价值需求,又要适应依法监督和规范维护公共招标采购交易市场秩序;全面阐述提出异议(或质疑)、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仲裁等多元化采购争议救济方式、基本规则和程序要求,同时鼓励交易主体自愿约定应用专业机构调解方式,预防和解决招标采购交易争议。
三、科学学习方法建议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构成了招标采购专业知识能力体系的核心内容,要求学员以招标采购专业理论、法律法规政策、项目和合同管理为基础,按照招标采购分类项目实际需求特点、应用场景条件和实际交易程序规则要求,融合专业化、数智化、绿色化和规范化的价值目标要求,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掌握招标采购专业知识,切实提升专业能力水平。要学好《招标采购专业实务》,有以下三点建议供学员参考。
一要注重系统学习基础理论和实务训练。学员需要系统学习理解与筑牢专业理论、法律政策、项目和合同管理基础;按照本书示范案例和招标采购能力评价测试题进行实务操作训练;通过招标采购实务操作的切身感受训练,增强自身专业理论素养,提升自身专业实操能力。同时,学员需要实时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政策变化和市场结构动态,以确保自身专业知识能力实时更新并适应市场实际需求变化。
二是强化招标采购数字化服务能力。招标采购交易数字化的快速转型发展,要求学员要加快适应招标采购数智化、专业化、集约化、柔性化、协同化、绿色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趋势及核心价值目标要求,努力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时熟练应用电子招标采购交易平台网络和专业交易工具服务,适应招标采购项目全流程数智化交易以及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要坚持招标采购交易公平竞争、公正择优、专业科学、精准匹配、诚信守法的基本价值原则。这一价值原则应当贯穿招标采购交易体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并构成系统防范和禁止招标采购市场非法歧视保护和腐败交易行为,保证市场要素资源开放流动、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的基本职业准则。招标采购专业人员应当深刻理解、坚定遵循和努力践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专业能力水平,适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