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由南京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团市委联合主办,鼓楼区总工会、市招投标协会承办的“匠心铸就成才 技能照亮未来”南京市招标采购专业人员首届技能竞赛开幕式暨复赛在鼓楼区举行,来自全市各单位的242名专业选手参加了复赛。
大赛正探索“党政支持、协会承办、企业响应”的三方协同人才选拔机制。江苏省设备成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涛分享企业人才培育经验时提到,公司通过“培训+考核+政策”三位一体机制夯实人才根基:每年开展40场内外培训,覆盖法规、实操等内容;将业务考核与评优挂钩,连续两次80分以上方具备资格;建立执业资格证书激励政策,“技能成长没有捷径,企业要为员工搭好阶梯。”
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春江以二十余年实践诠释工匠精神,其团队锚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盐化工领域,斩获3项发明专利与8项实用新型专利,将传统EPC模式升级为全过程菜单式咨询服务,并以高校校外导师身份助力行业人才培养,“创新是核心,实干是路径,精益是追求。”
竞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阶段。复赛设置125道考题,涵盖32部法律法规,将选拔80人进入决赛。决赛设笔试与实操环节,前三名选手可获市级证书,第一名优先申报“南京工匠”,前26名获全国赛推荐资格。
“竞赛为团队注入了找差距、补短板的动力。”江苏省招标中心总经理凌文认为,过往企业内部虽有培训体系,但缺乏横向比较,员工对自身水平定位模糊。而技能大赛搭建起交流平台,员工在竞赛中能清晰认识到与同行的差距,从而激发学习动力。他还提到,此次竞赛对行业创新发展亦有积极意义——竞赛中,企业和选手会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思路和方向。 作为团队负责人,捷宏润安工程顾问(江苏)有限公司经理吴天玮表示,通过技能竞赛,能发现团队与同行在技能和整体业务水平上的差距,进而促进团队内部开展“师带徒、老带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增强团队在市场博弈中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从业十年的江苏省华采招标有限公司职工孔新淇感慨,竞赛倒逼从业者更新知识,“要做经济发展的合格‘守门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